

立秋刚过,暑气未消。三门县船帮里村,阵雨过后迎来一丝清凉. 站在田埂间远眺,养殖塘上、枇杷园里,皆是农户忙碌的身影. 这个距离县城不远的小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曾仅1.6万元. 如今,却处处呈现勃勃生机.
改变,从5年前开始。2018年,省审计厅结束与衢州常山的10年结对帮扶,转赴台州三门,与三门县沙柳街道船帮里村结对,并专门组建由副厅长担任组长的5人帮扶小组. 此后,“船帮里”便成了省审计厅全体干部职工口中的高频词.
帮扶工作从何入手?工作开展之初,省审计厅的领导干部就曾多次前往船帮里村调研,了解村情民意. 党组会议上不变的议题,就是商讨对船帮里的帮扶问题。
船帮里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村民1700多人,村里生态不错,多数村民也有营生手段. 但当时,村里刚完成行政村调整,组织工作不太顺畅,村民也习惯了“单打独斗”,所以种养的农产品销路不畅、售价低廉,收入不高.
然而,村里有二十多年枇杷种植史,全村超3/4的地里种着白枇杷,养殖塘也有近1700亩,因水质优,养出的小海鲜格外鲜甜。在村两委的配合下,省审计厅帮扶小组摸清了船帮里的“家底”,并为其制定了符合村情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品牌、抱团发展.

2019年,村集体公司成立,“船帮里”农产品品牌也应运而生. 帮扶小组在省直机关进行集中展销,将船帮里的枇杷、小海鲜等生鲜直接送至省城. 在沙柳街道挂职的省审计厅选调生帮着村里开起线上店铺,直播助农,“船帮里”的农产品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为了帮助低收入农户,帮扶小组设立了船帮里村帮扶基金. 每一年,村里的低收入农户都会收到一笔不少于1000元的困难补助,省审计厅的每个党支部还分别结对一户低收入农户,每年开展帮扶活动。
去年初,帮扶小组和村两委一同在村里建起“共富工坊”,吸纳近40位村民做些来料加工活,手脚麻利的,可月入4000余元。船帮里村的基础设施在帮扶小组的资金支持下得到改善. 整治东头新村排水渠,推动村庄道路硬化;落成巡检司古城墙,提升村容村貌;改造村废弃文化大礼堂,修缮笔架山上山步道和观景平台,打造休闲场所.

近5年时间,省审计厅累计为船帮里村拨付帮扶资金222万元. 一组数据见证着船帮里的改变: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9万元增加到21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万元上升到3.27万元,低收入农户从62人减少到30人.
去年7月,12家省直单位组成省级结对帮扶三门团组,由省审计厅担任组长单位。帮扶团组与船帮里村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审计帮扶不仅是一时的援助,更是长期的持续推进. 省审计厅的帮扶小组不断深入船帮里,与村民一起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船帮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审计帮扶不仅是为了改善乡村发展状况,更是为了点亮乡村人们的梦想。通过品牌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一系列措施,船帮里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村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审计帮扶的力量,让船帮里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也激励着更多的村庄勇往直前,追逐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期待更多的船帮里般的乡村,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