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炼油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这也是国家4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中唯一入选的地炼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那么,作为地炼企业,海科化工是如何实现智能制造的呢?为何能成为“唯一”呢?
记者来到位于东营区史口镇的海科化工集团,跟随项目经理李长卿的带领,首先参观了公司的营销大厅。营销大厅主管董德霞介绍说:“这里是货车运输师傅们取卡、休息和等待装车的地方. 现在,一切都智能化操作. 你看,那边是自助取卡机,用身份证一刷就能取卡。而那边的大屏幕不仅可以实时查看距离装车还有多长时间,还能观看电视节目. 平均每天有200多人来办理一系列的业务. ”大厅宽敞整洁,两排取卡机并排而立,但目前并没有货车司机师傅们前来办理业务. “今天不太巧,最近我们公司正在进行集中检修,所以大厅人员非常少. ”董德霞笑着解释道. “不过,我们有秘密武器可以远程监控取卡、过磅、装车等过程. ”说着,董德霞将记者带到了位于大厅东侧的监控中心。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大屏幕上来来往往的货车. “这就是我说的秘密武器——智能计量系统。虽然大厅检修不能使用,但师傅们去位于东营港的海科瑞林装货时,两边的信息完全共享. 你看到那个图像没有?不到一分钟就过磅完成了,原来需要4至5分钟. ”董德霞介绍道.

海科化工采用物联网+智能设备技术,运用智能计量系统实现了不下车过磅、分时语音通知等创新手段,从而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公司还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巡检系统等贯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设备. 海科化工运营维护部负责人齐继泰介绍说:“我们去年年底投入使用的智能生产执行系统,主要是根据需求制作模型,实现全时段自动化平稳操作,提升产品质量,合理分割产品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操作水平最佳的人建立模型,实现自动化操作。”目前,海科化工正在对设备进行更新,并加装智能仪表,以便更好地采集数据,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的优势. 海科化工卓越与智能部副总经理杨京涛透露,公司制定了智能工厂五年规划,紧密围绕“打造中国智能化炼厂领头羊”的目标进行发展.
海科化工集团的智能制造实践,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展现了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上的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相信智能制造将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
